大四学生张少带着学弟在修理原有自行车。 2011年9月,刚刚毕业河南工业大学的焦爱芬就开始了她的公益事业,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,“绿色郑州行”创行团队在这个90后女孩儿的率领下,用重复使用、装修校园荒废自行车,再行以租赁、出售的方式收益近15万元,先后协助85名贫穷大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状况。郑州晚报记者张竞昳/文马健/图 毕业季,荒废自行车布满大学校园 每年的毕业季,高校都会集中于愈演愈烈一次“自行车大被遗弃”,随着毕业生的相继离校,那些曾多次不可或缺却再行无用武之地的自行车们,被主人们丢弃,布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。
2011年,19岁的焦爱芬毕业河南工业大学,刚沦为大学生的她,怀著满腔热情重新加入了学校的创行团队,沦为“绿色郑州行”的队长。怎样将校园里被丢弃的自行车反复利用一起,沦为“绿色郑州行”团队成员首先考虑到的问题。通过调研和思维,大家可行性要求把这些至此的废旧自行车收集一起,根据新旧程度展开分类,再行分别加以利用。
2011年9月,可爱女生焦爱芬开始和她的队员们一起,为“解救”高校荒废自行车而希望。“我们的心愿是,通过对废旧自行车的循环再行利用,建构经济价值,协助有梦想的贫穷大学生。
”焦爱芬说道,团队之所以将行动命名为“绿色郑州行”,是因为这个名字不仅涵括了项目的内容,更加讲出了所有团队成员最想要超过的目标和活动本身的意义。 “旧车换新颜”再行创意价值 经过对校园自行车棚和周边二手车市场的实地调查,焦爱芬和同学们研究出有了集“重复使用、装修、出租、出售、工艺品”为一体的废旧自行车循环利用模式。 他们重复使用了大量被丢弃的自行车,再行将它们分类、装修,通过出租和出售的方式构建资源重复利用,同时将荒废的零部件,譬如车胎、车夹住等制作成工艺品,在校园里宣传。
“我们学校有个自由人自行车行,租卖新的自行车,车行是师兄师姐创业进的,做生意很不俗。我们主动上门联系,跟他们达成协议合作意向后,召募了一些家境贫困的同学过去参访自学自行车的修理、装修技术,同时在校园收集荒废自行车。
” 刚开始,重复使用展开地并不成功,焦爱芬和同学们遇上了不少艰难,最无以解决问题的就是丢弃自行车的归属于问题。“前期,经常出现过很多次车祸,譬如有些自行车看起来无人认领,却被车主寻回,类似于这种情况让我们很不解。”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,焦爱芬在学校后勤部的协助下,在宿舍楼下张贴公告,低价重复使用同学们仍然用于的自行车,具体物权,防止纠纷。 3年收入近15万元,帮扶85名贫穷大学生 将近四成新的,20元重复使用,四六新的,60元重复使用,七九新的,100元重复使用。
车子装修后,用作租赁或者出售。对外租赁,按天计价,每辆每天收费5元、8元、10元平均。出售价格分80元、180元两档。
“春秋两季,也就是每年的3月中旬至5月中旬和9月初至11月初,是自行车出租的旺季,同学们经常的组织郊游,租赁价格比较低一些,租车的人也较为多。”焦爱芬说道,与租赁比起,出售自行车的报酬比较低一些,资金重复使用得也慢。
截至去年底,他们共计对外租赁自行车8000多次,收益6万多元;售出装修二手车近600辆,收益8.5万余元。除去重复使用自行车和装修的开支,团队将扣除的利润全部用作协助生活艰难的大学生,共计帮扶了85人。 “绿色郑州行”的账本上,记录了近3年来,团队成员的代价和进账。
他们通过这样的模式,不仅解决问题了弃旧自行车资源浪费的问题,同时还推展了绿色上下班的环保理念。 获奖“创意挑战赛”十强,期望更好的年轻人做到公益 目前,“绿色郑州行”项目进展成功,在去年的“创响新生代”康师傅创意挑战赛中,“绿色郑州行”获奖十强,这让焦爱芬和她的团队倍受激励。得奖团队先后在两岸16个城市积极开展了22场校园巡讲,与近5000名两岸青年现场共享了他们的公益经历,倡议更好的年轻人身体力行做到公益,从自身转行,从小事抵达,关心他人、注目社会,弘扬爱心与责任感。
“期望绿色郑州讫的自行车可以带着我们在公益的路上越走越远,也期望用公益和环保的力量让郑州这座城市充满生机。”对于未来,焦爱芬和同学们信心十足,他们期望这个项目可以读取更加多高校和社区,并增进短途出租网和智能租车系统的创建,将绿色上下班的理念跨越到生活的每一处。
本文来源:爱游戏官网-www.powersupply58.com